1920年,美国人艾迪·鲍尔在西雅图开了一个小商店,店名就用他自己的名字。1935年他在一个冬天钓鱼时差点冻死,他想到有个叔叔去俄罗斯打过仗,那里的士兵会把鸭绒、鹅绒塞在衣服里保暖,于是在1936年,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件羽绒服——天际线(skyliner),并在4年后申请专利。

因为这件衣服比较丑,只有军方、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才会选购,加上当时的羽绒服非常容易掉毛,还有一股鸭油的味道,羽绒服也就成为了“工具服”。
值得一提的是,艾迪·鲍尔在1963年登上珠穆朗玛峰,证明了羽绒服的保暖程度,这个品牌至今仍然存在。
现代高质量的羽绒服出现得更晚,70年代涂层织物的产生,让织物纤维紧紧黏合在一起,才解决了掉绒的问题。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才开始时兴羽绒服,因为面料档次和加工水平都不高,外观臃肿,因此也被称为“面包服”。不过,由于当时大部分羽绒服都是进口货,能穿上羽绒服就是身份的象征。
原创文章,作者:科普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pubao.cn/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