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如何落实“双减”教学改革?

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新学期开始了,教育部有哪些新要求?学校教学又将发生哪些新的变化?“双减”后的家长和学生应该怎么做?海南省教育厅“双减”办负责人杨永飞与海口长滨小学校长王先云一起为大家解读↓

海南如何落实“双减”教学改革?

海南如何落实“双减”?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着眼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省将按照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推动“双减”工作,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

一方面在校内通过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丰富校内课后服务,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科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

另一方面在校外通过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严格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行为监管,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最终强化校内校外的育人合力,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如何理解“花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

我们要把握三点,第一个就是要做到减负和提质要统一,也就是说既要减负要增质。第二个“双减”其实就是两个回归。正如刚刚杨处说的,第一个回归就是学生的学科学习回归校园,第二个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这些我想可能是我们双减政策的两个最重要的回归。那么要使学生的学科学习回归校园,我们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就是要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二个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负的关键所在。第三个就是要开设丰富的课程,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落地。第四个就是一定要提高课后服务的水平,比如说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的课后服务就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作业的辅导和答疑,第二类是兴趣爱好类的培养。从这样两个方面去做我们的课后服务,可以真正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双减”后首个新学期 学校有怎样的新气象?

“双减”要真正落地,我们学校首先要通过培训,让老师育人的理念发生转变,因为理念决定行为,那么“双减”政策背后的理念,我们把它概括为三个点,一个是立德树人,第二个是五育并举,第三个是全面发展。

学校的调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全面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比如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比如说大幅度的减少考试的幅度,那么一二年级我们不进行纸笔类的测试,其他的年级我们每个学期也进行一次纸笔测试。然后就是我们要提高5+2为特征的课后托管的这样的水平。

第二个方面就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主要是开展校内的学本课堂的探索,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第三个重点就是开展作业的改革,这个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把作业纳入校本教研的内容,真正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第二个就是创新作业的形式,以前我们可能过分注重书面的作业抄写率,现在我们就创新了这种作业的形式,比如说我们有体育作业,比如说我们有劳动作业,比如说我们还有朗诵的作业,口头表达的作业等等,通过这样的改革,我想全方位的让我们的政策能够真正在校园有效落地。

校外学科培训全部“清零”,“双减”督查怎么做?

校外减负也是“双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从6个方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

第一是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并将指导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转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第二是严格限定培训时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进行学科类培训,线下培训的结束时间不得晚于晚上的8:30,线上的培训时间不得晚于9:00。

第三是严格培训内容的管理,实施培训内容的备案监督,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

第四是严格从业人员管理,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从事学科培训的外籍人员必须要符合相关的规定。

第五是严格经营行为的管理,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的示范文本,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个课时或者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

第六就是严格培训机构的监督,我们会公布举报电话,并公布黑白名单,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

“双减”政策对家长、老师、学生起到什么作用?

落实“双减”工作之后,将大大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从事体育锻炼,可以发展个人的兴趣,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更像一个孩子,对于家长来说也将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和相关的精力负担,也能够让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的成长。对学校和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要老师们更多的去考虑怎么样能够因材施教。

原创文章,作者:科普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pubao.cn/774.html

(0)

相关推荐

  • 山西医保缴费 | 缴的保费都能干什么?

    政府主办的社会保险的唯一原则就是保障人民“医有所保”,参加基本医保后,就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不需另外缴费)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医药负担。 虽然各地具体的报销政策…

    2021年9月16日
    0735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