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的形成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

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的形成

肝脏功能受损与肝内脂肪的堆积直接相关。脂肪肝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甘油三酯积累炎症。甘油三酯是脂肪的储存和运输形式。它有三个来源:新摄入的新合成的储藏的

1、三餐摄入的脂肪,在消化吸收后,可以被直接运到肝脏、腹部或皮下储存起来。

2、当人体热量摄入大于支出,多余的碳水化合物首先在肝脏被转化为糖原。在糖原库填满后,肝脏开始利用葡萄糖合成脂肪,储存起来。另一个合成脂肪的途径是通过酒精。大量饮酒导致肝脏生成乙醛,乙醛为合成脂肪提供了最好的原料–NADH。

3、在饥饿的时候,全身脂肪组织的脂肪储备被调动,通过血循环进入肝脏,在这里被氧化,提供燃料。但是脂肪离开肝脏需要蛋白质载体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在极度饥饿的状态,蛋白质的合成一旦受到影响,VLDL也会断货,于是脂肪不能有效离开肝脏,进出肝脏的平衡被打破。这时脂肪也会在肝脏储存起来。

 炎症反应对甘油三酯在肝细胞里的积累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造成炎症反应的因素包括动物性和高脂饮食引发的肠漏、铁过量、以及肝炎病毒、心理压力等。

 总而言之,高脂高热量动物性饮食酒精是形成脂肪肝最主要的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科普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pubao.cn/344.html

(0)

相关推荐

  • 科普丨三七的功效及作用

    根据多年三七临床用药的经验和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三七的功效主要表现为以下9个方面: 1、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病症。  三七不但能扩张心、脑组织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脑…

    2021年7月19日
    07560
  • 科普 – 口唇麻木、四肢抽筋怎么办?

    吵架时候因为说话和呼吸急促,大量二氧化碳从口中呼出,引起血液酸碱平衡失调,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从而出现上述的症状。 所以治疗的方法就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1.带口罩 2. 纸袋呼吸…

    2021年7月22日
    09070
  • 科普 | 如何把脂肪肝吃回去?

    脂肪肝这个病说轻不轻,说重也不重。如果你思想上重视、行为上改变,那么在早期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但是,如果你一味的放纵自己,任由你的肝脏处于一种恶劣的环境中,它可能就会逐渐罢工,最终演…

    2021年7月19日
    01.1K0
  • “脂肪肝”有什么症状?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患者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但与组织学损伤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

    2021年7月19日
    06600
  • 厨房中常见的致癌物

    首要致癌物是烹炒所产生的油烟。高温制备肉类食物(如煎、炸、烤、烧等)过程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多环芳烃、杂环芳香胺和多氯联苯等化合物,它们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具有损伤DNA的作用,进而…

    2021年9月25日
    05640
  • 科普 – 药师教您如何使用笔式胰岛素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目前使用笔式胰岛素的患者越来越多,为保障其疗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使用笔式胰岛素的宣教是非常重要的。因其涉及到剂量调整、注射部位选择、进针方法等专业性较强的用…

    2021年7月24日
    08550
  • 怀疑脑干瘤需要做磁共振检查

    当怀疑患者得了脑干肿瘤时,一般会进行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对于软组织的成像更加清晰,所以脑干上的一些细小变化能够早期快速发现。但是,如果要对肿瘤类型进行鉴别,可能就会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2021年7月25日
    08020
  • 科普: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指因脂肪大量堆积于肝细胞中引起正常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肝病。 脂肪肝目前在全球广泛蔓延流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 据中国城市人口大数据调查,中国成…

    2021年9月16日
    05870
  • 脂肪肝如何防治?

    对于脂肪肝,我们既要提高警惕,设法阻断这种可能性,又不要过度担心忧虑。如何防治脂肪肝呢?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 找出病因 首先要积极找出病因,并且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营…

    2021年9月16日
    05830
  • 骨质疏松高风险疾病的自查方式!容易忽视的致命隐患

    据调查,中国 50 岁以上人群中,每 5 位女性中即有 1 位患有骨质疏松,且女性 50 岁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高达1/3。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往往在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病,而骨…

    2021年5月10日
    06610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